�2021中國幼教公益論壇上,廣東碧桂園學校副校長兼PYP(國際)幼兒園張軍園長,分享《出生率急劇下降背景下幼兒園長線招生規劃與品宣活動》演講,來看現場�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9)》指出,中國學前教育總供求關系逆轉或將提前來臨,中國民辦幼兒園的黃金時期已經宣告結束。面對生源、價格、師資等競爭,民辦園該如何應對?聽張園說�
應對變革 積極謀�
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家長覺醒了,同行進步了,時代變了,怎么辦?張園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在不確定的時代,要尋找確定的方向,做確定的事情�
“確定的事就是正確的事,就是對的事。”張園說。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有一層需求是“自我實現”,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民辦園需要從“自我實現”前進�
認知重建。人之所以忍受不了未知的不確定感,是因為認知有所偏差。錯把未知的未來看作是危險的、可怕的、難以把握的,甚至是災難性的�
當我們試著到現實生活中去檢驗自己那些負面的自我陳述和想象,結果可能會發現,那些不好的結果并沒有發生,這樣錯誤的認知就能得到修正。當認知系統得以重新構建,人就不再受制于不良的負性思維模式,而是以嶄新的視角去看待未來和不確定�
第二步,接納和享受不確定。對于我們變幻莫測的人生,能確定的其實就是不確定性。只有勇敢地接納不確定,才會不斷走出舒適區,積極開拓更廣闊的世界,實現自我成長�
第三步,積極理性的自我對話。我們懼怕未來,不敢嘗試新的挑戰,是因為我們內心總是播放自我否定的聲音。學會積極理性的自我對話,不斷嘗試新的挑戰,能讓我們充滿前進動力與信心�
民辦園要“突圍”,必須要完成兩次重要升級,一是戰略升級。從“把事情做對”,到“做對的事情”。二是影響力升級。追求高質量,打�品牌口碑�
招生規劃 品宣策略
人生充滿各種選擇題,在正確與錯誤之間,人們會選正確的;在困難與容易之間,人們會選容易的。是這些選擇塑造了我們,我們的選擇成為今天的自己�
具體到一個幼教經營者的身上--忽悠家長,只喊口號不抓品質,是容易的;用別人家的課程,自己不研發,是容易的;拷貝別人家的PPT,自己不動腦,是容易的;挖別人的墻角,自己不培養人才,是容易的�
但是,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難走的路都是上坡路。張園說,要用做百年名校的心態,去規劃園所發展,就如唐僧團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經過認真、刻苦的努力,完成困難的事情,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艱難的道路上不會擁擠,與其更好,不如不同。張園認為,今后的競爭,將越來越不是“爭一”,而是“找一”,民辦園要找到不同于別人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優勢。放棄、犧牲一些東西,專門去做家長需要的、對手比較薄弱的、自己非常強勢的、重復地去堅守的東西,即做好準確的定位�
一旦確定發展定位,則不輕易改變,但該“變”的時候還得“變”,與時俱進才能避免陷入“定位慣性”。張園表示,園所未來的發展比現有生源更重要,不可為眼前的利益,忽視園所長遠的發展�
張園分享自己27年來幼教改革實踐的感悟:園所在原有路徑上獲得自然增長,是不能取得新突破的,一定要重新定位,尋找新道路,找到家長選擇你、而不選擇競爭對手的原因�
比宣傳更重要的,是做品質。“不要去追一匹馬,而是該用追馬的時間來種草,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會有一群駿馬任你挑選。”張園與幼教人共勉,“在不確定的世界里,給自己一個篤定的價值觀,放手去做,即使你認為結果可能是糟糕的,但你至少在向前!�
更多精彩演講,報�2022中國幼教公益論壇�100多位名師、專家、名園長分享:園所管理、招生、幼兒美育、環創、家園共育、科學保教、園本課程、幼小銜接、體教融合、課題研究、自然教育、品牌打造等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