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都往事:新成立后,黨和需要有嶄新的形象,但當時的北京找不到特別好的西裝裁縫。而在上海,活躍著一群早來自寧波的紅幫裁縫,鴉片戰爭后寧波開埠,他們就開始為被稱作紅毛的外國人做衣服。因其裁制的西裝、中山裝手藝精湛而聞名天下� 紅都遷京�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和時任北京市市長彭真的安排下�208名來自上海波緯、雷蒙、造寸�21家服裝店的紅幫裁縫被選拔到北京,其中�7家成立了北京友聯時裝廠,后更名為北京市紅都時裝公�——紅都之名,寓意紅色首都,也有紀念紅幫裁縫之意,這一事件在紅都企業史上被稱為紅都遷京� 紅都遷京后主要面臨三大任務:為中央領導服務;為出國人員服務;為駐京使團服務� 從此紅都開始了皇家制衣的輝煌生涯� 1956年,紅都田阿桐師傅為毛主席設計制作毛式中山裝,紅遍神州� 1972年,鄧小平代表身著紅都中山裝走進聯合國大會� 1984年,健兒身披紅都戰袍享譽世界民族之林� 1989年,美國總統老布什身著紅都西服訪華� 1990年,神剪丁奎英為37國參�11屆亞運會人員制服� 1996年,紅都成功包辦男足陣容 1999年,50年國慶大閱兵制服,并被歷史博物館收藏� 2006年,紅都為航天英雄制裝� 2008年,承制北京奧運會射擊隊戰袍� �1999年起,紅都開始服務兩會代表� 此外,美國前總統老布什,里根夫婦,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馬耳他總統阿貝拉,奧委會主席羅格的夫人安妮,博維因等都穿過紅都的衣服� 剛遷到北京時,紅都是的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下的服裝加工部,一年后轉到地方,成為北京市屬企業,此后的幾十年間,紅都只為三大任務服務� 改革開放后,紅都的衣服開始走出紅墻,面向尋常百姓�1993年,北京市紡織品公司、北京市勞保公司、北京市華表時裝公司和北京市紅都時裝公司合并組建北京紅都集團公司,隸屬北京一商集團。轉型中,紅都也歷經挑戰,曾因摸不準市場需求導致庫存高企,業績下滑。于是紅都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定制,依托這一塊,走路線� 而在成衣制作領域,紅都擅長的是工團裝市場�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1999年國�50年慶典�2009年國�60年慶典等重大活動中都有紅都制作的團體服裝,紅都還為國家各類體育、文藝團體制作服裝、包裝形象。市場也認可紅都的品牌和服務。每年的全國兩會上,紅都是上會服務的服裝企業,很多代表和委員都慕名來找紅都制裝� 如今,紅都一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有子公司分公�15家,8家分店,14家特許經營公司,并在全國大商場開有數十家專賣店,店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