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幼教公益論壇上,廣州市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兼職教研員,廣州市黃埔區香雪山幼兒園黃卉艷副園長,帶來《生活化游戲案例分享》演講,一起來看�
教育�2014年出臺《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有序推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荷蘭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赫伊津哈認為,人類的各種文化形式中,都有游戲的成分,游戲孕育了文化并推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游戲是實現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以廣東地區為例,在幼兒園活動中,可以開展什么樣的游戲以傳承發展嶺南特色文化呢?
什么是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那什么是游戲?黃園表示,“游戲”是饒有趣味的玩樂活動,“玩”是游戲的具體行為,“樂趣”是從游戲中得到的體驗和情感�
游戲不僅給幼兒帶來快樂,也是幼兒的主動學習,是幼兒積極主動、真實自然的學習活動。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是幼兒園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而組織的一項以幼兒為主體的基本活動�
再來看看游戲的特征。一,游戲是一種內在動機性的行為。對于孩子來說,游戲是非功利性的活動,如果為了得到某種獎賞、或是為了滿足他人而進行的一種活動,就不是游戲�
第二,游戲是游戲者自主的活動。游戲中,幼兒具有的自主權,他們想怎么玩、用什么玩、跟誰一起玩,都是由游戲者來決定的。如果被要求怎么玩,被分配角色來怎么玩,這也不是游戲�
第三,游戲是表現游戲者已有的經驗的。游戲者基于已有的經驗,探索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經驗�
第四,過程重于結果。幼兒會不厭其煩的用不同的花樣去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達到一個結果,這是幼兒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使幼兒變得機智而靈活�
第五,假象非正式活動。例如幼兒扮演廚師,是一種假象活動,不以展示、求表揚為目的�
第六,游戲是一種趨樂行性行為。游戲給孩子帶來快樂,他們在其中主要體驗喜悅、自豪、滿足等積極的情感。符合以上幾種特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概括起來說,游戲的本質特征是游戲者自由意志的體現,具體而言,活動的主體能夠自由選擇,自主決定、自我挑戰�
生活化游�
游戲是幼兒融入生活的方式和于段,是他們的生存狀態。對于幼兒而言,游戲就他們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游戲。黃園指出,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游戲”,但所有的游戲都可以稱之為“活動”,活動包含游戲,游戲屬于活動的一種�
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游戲?黃園表示:在游戲內容來源于生活、游戲材料選擇于生活、游戲形式生活化、游戲時間生活化的基礎上,不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幼兒自主自發投入到游戲中的體驗,這樣的游戲就是生活化游戲�
生活化游戲活動案例分�
世間萬物,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人間煙火,唯有美食可治愈人心。以香雪山幼兒園的烹飪活動為例,孩子們在真實的廚房里,烹飪一份美食,和同伴分享。他們的神情是專注的,情緒是自豪的,對照游戲的特征,這就是生活化游戲。幼兒園如何開展烹飪游戲,又是如何借助區域特點突顯游戲化特質呢?
創設烹飪區域,營造游戲環境。轉變教師觀念,組織形式游戲化。結合本地資源,融入嶺南文化。借助烹飪游戲,種下熱愛生活的種子�
看似平凡的生活游戲,孕育著神奇的力堂,烹飪游戲為孩子們種下了一顆熱愛生話的種子,從手到口、從口到心,憑對食物特有的感知,把看似平常的煮食,變成表達情感的媒介�
生活化游戲其他活動分�
除了烹飪游戲,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同區域也有其生活化的游戲。以生活區為例,生活區所開展的各類活動、游戲,教師都應根據幼兒年齡特征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串珠子、包餃子等游戲中,幼兒可學習倒、舀、折、夾、擰等基本動作;通過穿衣、洗手、梳頭,學習照顧自己;通過擦桌子、掃地、清潔玻璃,學習照顧環境等�
制作生活化游戲的玩具,須遵循目標單一性、教具吸引性、錯誤控制原則,自制玩具的材料包括生活上的器皿、工具、材料等。開展生活化游戲的組織原則為有事做、懂得做、喜歡做�
在區域活動中,給幼兒充分的自由,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區域,自由尋找材料,選擇怎么玩,選擇跟誰玩,在自由、自主、自發活動中習得知識和經驗,這就是游戲�
黃園認為,游戲是培養人的天性,而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所以教育與游戲應該是和諧共生的關系,教育應該蘊含著游戲精神,讓兒童游戲,就是讓兒童回歸生活,體驗和感受真正的生活,只有真正生活在當下,享受生活的人,才會是一個飽滿和完整的人�
演講后,黃園深情說道:“嶺南人用自己特有的對飲食文化的追求,將日常飲食變成幸福的源泉,形成信仰,充滿力量。感知是幼兒探索外部世界的一步,幼兒園應以生活化游戲為途徑,順應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為孩子們根植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心。�
每日一問:親愛的幼教朋友報�2022中國幼教公益論壇了嗎�100多位名師、專家、名園長分享:幼兒游戲、園所管理、自然教育、園本課程、幼兒美育、食育、科學保教、環創、家園共育、室內外活動�品牌打造、體教融合、幼小銜接等干貨。參會免費,現在就掃碼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