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三宅一�
� � 名:
性 別:�
籍 貫:日本
學 歷:大學
畢業院校�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設計�
職 位:時裝設計�
1959年開始,三宅一生在東京念大學,學的是繪畫,但是他真正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時裝設計師�1965年,他到了時裝之都巴黎,看來是離他的理想不太遠了。在巴黎的時候,他繼續求學,并且開始為紀拉羅歇公司服務,1968年和紀梵西一起工作,不久,他又為紐約的高夫萊 比恩工作,這位設計師是優雅派的大師�1970年他真正開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1971年發布了他的第一次時裝展示,發布會同時在紐約和東京舉行,并獲得了成功,他也從此步入了時裝大師的設計生涯�
三宅一生給人最深的印象顯然是東方式的:不緊不慢的步伐,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態度,對時間的把握相當精確,希望成為時間的主人。有教養、有幽默感、實用主義的思維,比如他希望自己設計的服飾輕便,舒適,而不是拘謹地坐在飯桌邊吃四人正式晚餐的格調,三宅一生能夠極流利地使用英語和法語。他的外表看起來有點像是有錢的埃及富商,膚色沉著,黑色的頭發微卷,梳著背頭,留小胡子。有司機的銀灰色DAIMLER 英國轎車,常出現在日本街頭,而塞納河邊,有他白色的船體般的別墅。不過對他來說,享受假期是奢侈的,他更多的時間是以“飛來飛去的設計師”著名的� 三宅一生的服裝被稱為是“東方遭遇西方”的結果,他的目的是讓穿他的衣服的人從服裝結構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卻又表現獨特的體形美。由此他創立了充滿東方特質的易于活動的服裝,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推崇。他的服裝一向追求魅力十足的色彩和完美的面料感覺。輕柔體貼也是他對人體所需要的感覺作出的反映。款式、面料重量和人體的最佳搭配是他的絕活之一。如果到他的專賣店里,我們能夠看到只有幾盎司重的衣服,泛著像是從深海里面的珠寶般的藍色,也許像巨大的貝殼的樣子,又像是洶涌的海浪,精美絕倫。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濃郁的日本民族服裝的印痕,他用了5世紀的時候日本的農民運用的對布料的處理工藝,使服裝的外觀有非常特別的感覺,他的服裝里面有日本武士的影子,有神秘的東方性格的體現。他還創造性地運用了油布、聚脂纖維的針織面料,結合獨特的裁剪方式,形成了被他稱為“第二層皮膚”的衣著特征。他的衣服并不排斥實用性,他在堅持自己民族的某些特點的同時受到巴黎著名的設計師VIONNET的風格影響,現在則以他的前衛和特別超越了時間和民族的界限,成為一代大師�
三宅一生自己對時裝的解釋是:我試圖創造出一種既不是東方的風格也不是西方的風格的服飾。他的追求顯然是成功了。那些T恤、褲子、小上裝、套頭衫和那些像羽毛一樣輕的外套,都在三宅一生的商標下風靡全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服裝實用性得到了相當大的強調,他的晚裝可以水洗、可以在幾小時之內晾干、可以像游泳衣一樣扭曲和折疊。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女性那里,這些特點具有致命的誘惑力�
如果說服裝的細節能夠說明一個服裝設計師的特點,那么,提到褶皺,就沒有人能夠忽略三宅一生。雖然不能說三宅一生是褶皺的始作俑者,但是他的褶肯定是最為獨特和最出名的。從1989年他的有褶皺的衣服正式推出與顧客見面的時候起,三宅一生的名字和他衣服上的褶就連在一起了� 運用褶皺表現他的個性,是他的出發點之一。“在巴黎,我不想模仿任何人,我只想做我自己。”在以運用褶皺為設計特色的前輩設計師VIONNET 的風格中,他找到了設計語言并加以發揚光大。另一個出發點是他希望自己設計的服裝像人體的第二層皮膚一樣舒適服帖,褶也能夠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它能給穿衣人足夠的活動空間,也能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體態的機會。在這里,三宅一生很好地解決了東方的服裝注重給人留出空間和西方式的嚴謹結構之間協調的問題,在看似完成度不高的服裝中,顧客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所以三宅一生的褶皺服裝是通過顧客的穿著行為最后完成造型的任務的。他的褶皺方案是永久性的,在整理階段就以高科技的處理手段完成褶皺的形狀,并且不會變彀同時,他也用完美的色彩感覺給他的服飾以商標式的外觀。在談到他自己創立的這種風格的時候,三宅一生說:“那是個實驗,也是個冒險。”幸運的是,“我要褶皺”系列在他成功后創立,并且把他的事業引向一個新的臺階。在不斷嘗試的前提下,他邀請了其他行業的藝術家一起,做了一個新的品牌系列,其中就有為他的褶皺服裝特別度身定制的組合,看來他的招牌風格會持續很久呀�
作為出生在日本的設計師,獨有的審美情趣使三宅一生表現出超越西方風格的感覺,而選擇模特上面,則和主流的眼光有一定的差別。他喜歡選用自己民族的模特,但是模特的男孩氣質和不追求漂亮而要足夠特別的要求,又是國際化的。黑人模特也是他喜歡用的,也許是那種濃厚的異族氣息吸引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