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說了不聽,打了更逆反,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那么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7-9歲叛逆期
7—9歲寶貝已經上小學,這時候孩子接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有了主意,就會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面對這個時期的寶貝,家長可以這樣做:
言傳身教
很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說教,強迫孩子聽話,長期用這種方式和孩子溝通會令孩子非常反感。
比起一味的說教更有效的是身教,比如家長天天回家就是看電視玩手機,卻訓斥孩子玩游戲看電視,孩子當然不服氣。所以,說得再說不如家長自己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適當放手
家長總認為趁著孩子還小,必須管住了,嚴厲對待,長大了才能變好。
其實這樣嚴厲的管教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令孩子叛逆。所以,家長該放手時要放手,教會孩子去為自己負責,給孩子鍛煉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12-18歲叛逆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叛逆行為,而且具有思維活躍、渴望被重視、被關注等的特點。
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方式方法尤為重要,一定不能以暴力的手段以暴制暴,強迫孩子聽自己的話。要知道如果引導不好,對他們的一生都可能會有影響。
多些關愛給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長一直指責、說教,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加倍關心和尊重。
獨立空間很重要
家長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讓自己和孩子在平等的位置上,友好地交流溝通,不要強迫,要多留一點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而且,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會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家長不要什么事情都插手,適當引導、下放權力,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另外,芭樂兔想說,父母要多給孩子自由,尊重,愛和支持,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才能走的更穩(wěn)更好!